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Eriosema chinense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7秒
鸡头薯
Eriosema chinense Vog.
中国植物志>> 第41卷 >> 豆科 Leguminosae >> 鸡头薯属 Eriosema

1. 鸡头薯 猪仔笠,雀脷珠(广州),毛瓣花 图版82: 1

Eriosema chinense Vog. in Nov. Act. Acad. Caes. Leop. -Carol. 19, suppl. 1: 31. 1843; 海南植物志2: 313. 1965: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: 508. 图2746. 1972; Thuan in Aubrev. Fl. Camb. Laos Vietn. 17:137. 1979.

多年生直立草本。茎高20-50厘米,通常不分枝,密被棕色长柔毛并杂以同色的短柔毛;块根纺锤形,肉质。托叶线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4-8毫米,有细脉纹,被毛,宿存。叶仅具单小叶,披针形,长3-7厘米,宽0.5-1.5厘米,先端钝或急尖,基部圆形或有时微心形,上面及叶缘散生棕色长柔毛,下面被灰白色短绒毛,沿主脉密被棕色长柔毛;近无柄。总状花序腋生,极短,通常有花1-2朵;苞片线形;花萼钟状,长约3毫米,5裂,裂片披针形,被棕色近丝质柔毛;花冠淡黄色,长约为花萼的3倍,旗瓣倒卵 形,背面略被丝质毛,基部具2枚下垂、长圆形的耳,翼瓣倒卵状长圆形,一侧具短耳,龙骨瓣比翼瓣短,但形状相仿;雄蕊二体;子房密被白色长硬毛,花柱内弯,无毛。荚果菱状椭圆形,长约8-10毫米,宽约6毫米,成熟时黑色,被褐色长硬毛;种子2颗,小,肾形,黑色,种脐长线形,长约占种子的全长,珠柄着生于种脐的一端。花期5-6月,果期7-10月。

产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江西、贵州、云南。常生于海拔300-1300米山野间土壤贫瘠的草坡上。印度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亚亦有分布。

块根可供食用和提取淀粉;入药有滋阴、清热解毒、祛痰、消肿的功效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5《中国植物志》第41卷 341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82: 1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